返回 课程
信奥AC之路-3级
0% 完成
0/0 步骤
-
第一课:数组基础4 主题|小节
-
第二课:数组基础二6 主题|小节
-
第三课:数组基础三6 主题|小节
-
第四课:数组基础四7 主题|小节
-
第五课:数组基础五5 主题|小节
-
第六课:数组用于统计,去重,排序5 主题|小节
-
第七课:冒泡排序6 主题|小节
-
第八课:数组连续性元素6 主题|小节
-
第九课:数组综合一7 主题|小节
-
第十课:字符数组7 主题|小节
-
第十一课:字符数组基础应用5 主题|小节
-
第十二课:字符数组基础应用二6 主题|小节
-
第十三课:字符数组进阶6 主题|小节
-
第十四课:字符串进阶二6 主题|小节
-
第十五课:字符串(STL)9 主题|小节
-
第十六课:字符串基础6 主题|小节
-
第十七课:字符串函数6 主题|小节
-
第十八课:字符串函数二4 主题|小节
-
第十九课:sort函数7 主题|小节
-
第二十课:字符串进阶7 主题|小节
-
第二十一课:字符串进阶二6 主题|小节
-
第二十二课:进制转换--十进制转其他进制5 主题|小节
-
第二十三课:进制转换--其他进制转十进制5 主题|小节
-
第二十四课:二进制,八进制,十六进制转换5 主题|小节
-
第二十五课:数据编码基础6 主题|小节
-
第二十六课:位运算基础6 主题|小节
课 进展
0% 完成
“小朋友们,”我兴奋地说,”你们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?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国王魔镜的有趣问题。这个魔镜可以把任何物体变成原来的两倍,但新增的部分是反转的!”
12.1.1 魔镜的反射规律
题目描述: 国王有一个魔镜,可以把任何接触镜面的东西变成原来的两倍——只是,因为是镜子嘛,增加的那部分是反的。比如一条项链,我们用AB来表示,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颜色的珍珠。如果把B端接触镜面的话,魔镜会把这条项链变为ABBA。如果再用一端接触的话,则会变成ABBAABBA(假定国王只用项链的某一端接触魔镜)。给定最终的项链,请编写程序输出国王没使用魔镜之前,最初的项链可能的最小长度。
输入格式: 只有一个字符串(长度≤100),由大写英文字母组成,表示最终的项链。
输出格式: 只有一个整数,表示国王没使用魔镜前,最初的项链可能的最小长度。
样例输入:
ABBAABBA
样例输出:
2
代码实现:
#include<bits/stdc++.h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{
char a[110]; // 定义字符数组,存储项链字符串
cin >> a; // 输入最终的项链字符串
int len = strlen(a); // 获取字符串长度
// 持续检查是否可以"反向"魔镜操作
while(len % 2 == 0){ // 只有偶数长度才可能是魔镜的结果
bool f = true; // 标记是否为回文串
// 检查字符串是否为回文(魔镜的特征)
for(int i = 0; i < len; i++){
if(a[i] != a[len-1-i]){ // 比较对称位置的字符
f = false;
break;
}
}
if(f == false) break; // 不是回文串,停止"反向"操作
else len /= 2; // 是回文串,长度减半(反向魔镜操作)
}
cout << len; // 输出最小可能长度
return 0;
}
算法解析:
- 魔镜操作会产生回文串(对称字符串)
- 我们需要反向操作:如果当前字符串是回文且长度为偶数,说明可能是魔镜的结果
- 不断检查并将长度减半,直到不满足回文条件
- 最终的长度就是原始项链的最小可能长度